TIME:2023/04/03
門店開到全國各地,年產值超過110億元,嵊州小吃何以“香”飄萬里?一根小銅管,“煉”出全球銅加工標桿地位,海亮股份何以成為行業巨頭?
兩個幾無關聯的產業,成長邏輯卻十分相似——“地瓜經濟”的紹興實踐。
“地瓜經濟”的本質是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地瓜經濟”提能升級的過程就是紹興開放提升的核心環節。今年,“開放提升”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近日,紹興市“兩會”圓滿召開,會場內外,來自各條戰線的代表委員用身邊鮮活生動的案例,講述開放發展的好故事、分享開放發展的好聲音,為推進“開放提升”提睿智之見、謀務實之策。
為開放提升建言獻策
紹興日報對此做了特別報道,節選如下:
聚焦競爭力,厚植開放新平臺。
市政協委員、紹興市經信局經濟運行處處長吳彥表示,當前紹興正在全力推進“4151計劃”,該計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育一批具有產業引領力、國際影響力的領航企業。
要培育開放發展新平臺,助力企業開拓全球客戶資源,尋找發展契機,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搶抓窗口期,構建開放新格局。
市政協委員、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櫓銘認為,中國與全球之間經濟周期的錯位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機,擴大開放穩外貿,從外貿企業的角度而言,就是要牢牢抓住這個窗口期,這將為企業培育新動能并以中國超大市場優勢推進全球資源配置創造最佳時點和切入點。
目前,海亮股份在全球有21個基地,接下去,將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從出口商品到推進海外投資,構建開放新格局,拓寬發展新空間。
積極構建開放新格局
作為國際全球化企業,海亮股份不僅積極建言獻策,更是在行動上做出了表率。
2023年2月27日,海亮股份召開的第八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在印尼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的議案》。
公司將與全資子公司香港海亮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印度尼西亞設立控股子公司—印尼海亮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尼公司”),負責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項目(以下簡稱:“印尼項目”)的建設運營。
近日,印尼公司已完成注冊登記手續,并取得當地政府部門下發的商業登記證。
3月29日,印尼公司簽訂了《關于在爪哇工業和港口一體化特區買賣土地的約束性協議》(PPJB),印尼公司將在印尼東爪哇省泗水市錦石縣JIIPE經濟特區K3地塊購買196,00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年產10萬噸高性能電解銅箔的項目建設。
同日,印尼公司完成了交地確認書的簽署。
海亮股份將積極推進本項目的境外投資備案,以及項目建設前期等相關事宜。
印尼項目的建設是公司銅箔等新能源材料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可充分發揮公司國際化經營優勢,借鑒銅管國際化市場拓展經驗和市場資源,實施差異化競爭,快速拓展國際市場,一定程度規避國內激烈競爭帶來的市場風險;并可以提升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此外,該項目建設將擴大公司在銅箔行業影響力,進一步吸引行業國際化優秀人才加盟公司,發揮既有的技術、人才、裝備、數字化管理優勢,實現國際化競爭優勢。
同時,印尼項目可以與境內基地形成良好互補,充分發揮國際化生產布局優勢,積極拓展全球市場。